[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外部需求不足,欧美经济复苏缓慢,给中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在整体疲软的外贸形势下,民营企业的表现却十分抢眼。
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而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额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出口额达到5.23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6.8%。这意味着我国近半出口额来自民营企业,民企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政策落实,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国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而这五年来,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由2011年的33.5%提高到2016年的46%,提高12.5个百分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民营企业出口增速之所以好于国企和外资企业,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船小好掉头,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以华为、海尔、TCL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此外,民营外贸企业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地段一个新建的办公大楼里,藏身着一家看上去不太起眼的手机公司。国内几乎没什么中国用户用过他们的产品,但它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出货了近8000万台手机。这家名为传音的深圳公司目前主要市场在非洲,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传音旗下各品牌的手机在非洲市场的总占有率为38%,排名第一。该公司以自有品牌深耕非洲手机市场,并根据非洲消费者需求对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进行研发创新,成为名符其实的“非洲手机之王”。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营销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渠道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商品。而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的快速增长,也成为外贸新的增长点。
回顾近年来的外贸成果,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10.4%升至2016年的13.2%。外贸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6年,进口环节税收达1.5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11.8%。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3%。
这五年来,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结构也更加多元化。2016年,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外贸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45.6%和27.7%,比2011年分别提高3.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5.2%,比2011年提高3.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快速发展,占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3.8%,比2011年提高5.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公众号: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