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购物季,亚马逊火力全开,为其美国FBA仓库补充了40%的劳动力,或者说是12万临时工,以确保11月到12月旺季高峰期仓库的正常运转。
这么多的新手,业务培训怎么也得几个星期吧?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了让新进临时工尽快上手,亚马逊会借助包括触屏技术和机器人在内的科技手段,将培训时间缩短到两天!
有了这些高科技帮忙,临时工干起活来既快又好。传统的仓库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六周的培训,亚马逊之所以两天就能培训出业务熟练的临时工,全归功于这些创新的技术。
怎么做到的?
《华尔街日报》解释道,据亚马逊全球发展人力资源副总裁约翰•奥尔森(John Olsen)透露,亚马逊的最新设备最大化地实现了自动化,采用触屏,扫描仪,机器人以及其它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
不同于传统仓库员工第一天在教室听课,亚马逊仓库的新员工一上来就直接进入实操培训。在高科技的辅助下,新员工可以轻松掌握如何打包发货,该使用什么尺寸的箱子,如何最快辨别出相应产品,该使用多少胶带。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可以触屏获取,大大减少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
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看,仓库员工培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需6周,而亚马逊的个别劳动时间仅需2天,自动化技术帮助亚马逊节省出了大量成本,同时有能力给出诱人的薪水,以至在繁忙的节日高峰也能短时间扩充40%的劳动力。
紧俏的劳动力市场
然而,《华尔街日报》指出,紧俏的劳动力市场也为亚马逊带来了挑战。旺季用工高峰,各大零售商包括快递公司都在抢夺工人,沃尔玛和UPS等快递公司都是亚马逊的竞争对手。
亚马逊预计今年旺季比去年将增加27%的销售额,达到455亿美元。仅今年内就增建了26个新仓库,目前全球共有149个亚马逊仓库。
虽然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但一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
最新的仓库内虽然遍布着各种机器人,但需要的人手却比老仓库更多了,因为高效率之下要处理更多订单,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手需求。
机器人承担重任
《华尔街日报》进一步解释了在华盛顿杜邦的亚马逊订单处理中心内,机器人是如何帮助工人工作的。一个巨大的黄色机器人手臂把一个放满物品的托盘的抬到仓库的二层,同时新员工在夹层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各种安全技术。
与此同时,托盘大小的橙色机器人携带着满载货物的移动货架在仓库快速穿梭,到达工人等待它们的站点。工人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所需商品的外观和位置信息,然后快速精准地从货架上取下来。
从机器人货架上拿下商品后,工人会进行扫描后,指示灯会亮起推荐合适的包装箱。奥尔森称,自动化技术几乎统治了亚马逊仓库的一切设备,这就使为什么亚马逊能把仓库员工培训时间从漫长的六周缩短成仅仅两天。
(编辑:亿恩 苗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微信:(enecnews)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