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耐克官方发表声明,将停止在亚马逊网站上直售产品,结束在2017年和亚马逊达成的合作,其原因是耐克的假冒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泛滥,严重影响了耐克的品牌价值。
大品牌的假冒现象层出不穷
亚马逊一直在抑制着假冒产品问题的出现,在亚马逊上被抓取的假冒产品仅在产品页面中占0.1%,但是,仍然存在着假冒品牌1,7600万页的产品页面,可见低质量的假冒产品一直存在于平台上,而耐克品牌的退出,正让亚马逊再次重视自己监管假冒产品的力度。
作为全球假货搜索榜第一的Supreme仿牌和假冒爱马仕手镯在亚马逊平台上打擦边球,但亚马逊没有发挥对假货进行监管的作用。有分析师指出,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开始“逃离”亚马逊。
虽然亚马逊经常表明自己对假货打击的决心,其中包括亚马逊去年花费了4亿美元的人事费用来打击欺诈和滥用职权,雇用了5,000多名工人,但如大家所见,还是没能在系统上阻止假货泛滥。
并且,亚马逊正在流失大批的客户。根据First Insight的一项数据表明,人们每月在亚马逊上购买商品六次或以上的频率从2017年的80%降至今年的40%。First Insight的CEO也表示,亚马逊的快递盒来到消费者家里的兴奋感正在逐渐减弱,亚马逊的新鲜感正在慢慢消失。
市场规模vs假货治理
关于假货治理这一方面,亚马逊赞扬了在打击假货方面的努力和投资,并回应了一些批评,称一定数量的假冒产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很多方面,亚马逊的商业模式自然会导致造假者的入侵,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是垄断的长期战略。
外媒称亚马逊很可能一开始就采用了“掠夺性定价”这一点,要是亚马逊能生产出更有效率的产品,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质量的产品,就可以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来获得同样的利润,但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亚马逊亏本经营。看来,为了赢得市场,赢得更多卖家的加入,大量低成本的仿冒行为成为亚马逊商业模式运作所必需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条件。
亚马逊前高管和外部顾问也指出,亚马逊网站上假冒商品的持续丰富,是因为亚马逊决定优先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更便宜的价格,而不是采取可能进一步阻止假冒问题的技术和政策。
从本质上讲,假货治理给亚马逊带来了一个难题,此时,亚马逊坚持不懈地追求规模和市场主导地位,同时,对规模的追求给假货的传播和繁荣创造了温床。专业人士分析,最终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亚马逊牺牲规模,创建一个更易于管理的卖家生态系统。
不知道亚马逊接下来是继续选择市场规模还是严打假货?无论如何,耐克大品牌退出意味着假货生意越来越难做,亚马逊还会继续打击假冒伪造产品,毕竟容忍假货来扩大规模并不是长远发展,所以各位卖家心里要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