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电商顾问廖文杰:立体化的小程序建设

亿邦动力网/ 2022-02-28
1453
168

【亿邦动力讯】10月21日消息,在2018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小程序赋能新零售闭门对接会上,方太电商顾问廖文杰发表了题为《立体化的小程序建设》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线化是赋能的前提,我们需要把业务真正的搬到线上来,把原来分散到各个渠道、各个平台的用户汇总到自己的系统里面来。

廖文杰还认为,从营销、想法再到产品产出,再到后续的运营和数据反馈,这一个链路下来,最重要的是两个能力:产品力、敏捷力。

据悉,本次会议以 “新零售 新商业 新消费”战略为主题,围绕如何将小程序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形式裂变出去,并获得新的用户,实现快速的用户收割等内容,提供一对一现场解答。

跨境电商物流方太电商顾问廖文杰:立体化的小程序建设

方太电商顾问 廖文杰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是寥文杰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

接下来,我想从一个品牌商的角度出发,分享一下小程序建设的整个历程。

方太在小程序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迭代,并逐渐走到了今天。最开始应该是今年年初,小程序刚出来不久,我记得当时我们选择了有赞。因为有赞大约有一千多个功能模块,通过积木式的组合能够很快地搭建出一个小程序的应用,并且可以将这个小程序挂在自己的官方公众号。

在这之后,我们更多的会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例如从官方商城的建设来说,把原来官方商城里面的PC、WEB、APP等小程序化,嵌入公众号里做推广。同时在这里面,纳入了很多售后相关的小程序应用,比如安装、报修等等。

仅仅做到这一点,我们发现还不够,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品牌商都在做全渠道,而全渠道里面有一块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做用户沉淀。那么用户沉淀下来后,我们如何去连接这些用户呢?小程序即用即走的方式,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很快我们做了一个动作就是搭建了自己的会员体系和积分体系,让全渠道的用户能够通过小程序这样的一个入口进来。因为我们的产品属性相对来说,关注度较低。但是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内,比如装修期间,它的关注度就较为活跃。那么消费者他们关注什么呢?不仅只是广告,更多的是一些具体的内容,所以我们搭建了方太直播购的平台。很多内容的传播是基于微信群的扩散,因此我们把方太直播购也小程序化,从体验上讲要比原来的H5好很多。在直播的环节里面,可以同时在小程序端进行视频的播放和互动。所以在内容这一块,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

除了内容之外,还有很多的营销可以玩。因为小程序有个特点,它足够“轻”。轻到我们每一个营销的想法都可以简单的通过一个小程序或者一个页面来承载,这跟我们原来的方式不太一样。从品牌的官网到会员体系的搭建,再到内容以及营销我们都尝试了用小程序的方式来承载。

刚才说的都是内部通过自建的方式来进行小程序的建设,在横向扩展上,我们通过这种共享的模式进行渠道合作,而这个横向的渠道合作,也都可以通过小程序来承载。比如说帮365这么一个厨电工具型的小程序,里面不仅有方太,同时还有其它的厨电类品牌。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一开始就需要规划好包括矩阵式的模式搭建以及小程序体系的建设。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根据业务的需要或者业务模式的变化,都会演化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新的解决方案里面都离不开小程序这样的一个工具来承载。比如说原来有一个F码传播的形式,它通过直播购的内容,再通过F码传播工具最终落到一个小程序里面,通过这种F码的抵用券达成最终的成交。不管内容的传播还是交易环节上,都应用了这种工具。

方太在小程序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一个小程序它很可能在营销过后就下架暂停不用了。这样的一个变化,我觉得也蛮符合小程序之前的一个定位,就是我要用的时它出来,不用的时候它就离开,但是我要找的时候,又能很快的找到。

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我们发现从前端来看,它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应用。几乎每一个营销想法都可以用一个小程序来承载。

那么在整个部署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基于互联网应用开发框架,微服务+分布式的搭建方式,先把它的中台搭建了,将订单和用户尽可能多渠道的承载进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嫁接各种应用。

在一年多的历程里面,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大家知道现在不仅有我们最火的微信小程序,而且支付宝、百度都有各自的小程序应用。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历程,从原来的PC时代,H5的时代到APP的时代再到现在的小程序。我们发现作为品牌商,选择的一个方向就是Web端和微信小程序端的交集。技术上来看,最好能选择一种跨平台的技术,能够同时兼容到Web或者微信小程序端,甚至说能够兼容到未来可能起来的其它的这些小程序的应用。

第二个体会,小程序也好,其它应用也好,在线化是赋能的前提。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业务真正的搬到线上来,把原来分散到各个渠道、各个平台的用户汇总到自己的系统里面来。

在这基础上,嫁接类似于小程序这样多样化的应用,同时借助小程序天然的社交属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我们原有商业模式的魅力。所以我们要想赋能我们的新零售、前端应用,在线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前提。

当我们专注自己的品牌建设时,外面的变化通常很难注意到。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把它给沉淀下来?首先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能更好的连接我们的消费者。过程中,我们尽可能选择一些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变化不大的,比如我们交集在Web端和微信小程序的应用。

营销手段和外部环境,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对于建设小程序的团队来说,要能搭建出自己独有的一个能力模型,这种能力模型要能做到方便快捷的响应,从营销想法,产品产出,再到后续的运营和数据反馈。

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两个能力:产品力、敏捷力。产品力就是想法要最终落地,不管它是一个多“轻”的应用,用产品思维来实现这样一个想法。产品思维就是要应用到我们使用对象上,它是在哪一个场景下使用这些功能的。我们需要很快把这样一个模型搭建出来。

第二我们要有足够的敏捷,因为现在很多的提法,都是需要团队去慢慢积累的。

今年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有一个人问我:“小程序搭建最快是多久时间?”积木式的搭建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了。但如果是自研这样一个团队,它就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形成自己的开发框架,那么等产品的原形,模型出来以后,它可以通过自己积累的这一套开发框架,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市场的响应。

以上就是下午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内容,谢谢大家。

文章内容由作者创作,作者负责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出海易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作者和/或本网站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chuhaiyi@baidu.com,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文章来源:亿邦动力,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出海易立场。
来源: 亿邦动力
优品推荐

填写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