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发布最新公告,对2020年平台做出的打假努力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3种使用的打假策略。
同时,在通知中,亚马逊表示,虽然2020年的打假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平台在2021年会继续不遗余力的将打假进行到底,以”平台假货为零“为目标。
据亚马逊的总结,在2020年,亚马逊投入了7亿+美元的资金在打假方面,更增加了10000+名员工,维护商店中欺诈和滥用现象。
而在2021年5月,平台也发布了最新的”品牌保护公告“,针对假冒商品,制定了:主动严格审核、强大的品牌保护工具、追究售假者责任3项打假策略。
亚马逊表示,对于打假防伪工作,平台也将实行重拳措施,采取稳健、主动控制的假货预防拦截,强大的品牌工具进行品牌保护,以及对售假者提起诉讼,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系列措施。
这3项重拳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拦截、保护、追究责任方面。
预防拦截:也就是平台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专业的打假人员,实现机器和人工全方面预防平台假货商品的销售。数据显示,在2020年,这一预防拦截措施,阻止了超过600+万次销售假冒商品的账户创建,而且,有超过100亿个可疑不良信息被拦截。
保护:亚马逊一直有透明计划、品牌备案、Project Zero等诸多品牌保护工具,为卖家提供品牌保护,只要使用品牌保护工具,都能免于品牌被滥用的情况,数据显示,在2020年,诸多品牌保护工具,保护了超过5亿件产品被假冒销售。
追究责任:亚马逊表示,完全杜绝假冒行为的策略中,通过司法程序,直接追究刑事责任是一项必须的前提举措,没有严格的惩罚,根本难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
在2020年,平台已经与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诸多国家的执法机构达成合作,对于
不良为假货销售者,将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将其绳之于法。
亚马逊打假效果如何?
众所周知,近年来亚马逊一直因为假货泛滥而备受卖家和诸多品牌商的诟病,耐克等诸多品牌也都选择推出亚马逊,甚至因为假货泛滥,亚马逊也被美国议员批评。
在疫情带来的巨大红利时期,亚马逊在销售额暴增的同时,也感受到假货伪劣销售等不良行为带来的痛楚,因此,亚马逊也在逐渐的加大打假力度。
有媒体报道,亚马逊在2020年销毁了超过200万件,疑似假货的产品。
不过,亚马逊打假也难免出现物伤其类的现象,本来应该是被保护的品牌卖家,反而被划入打假范围。
有卖家吐槽亚马逊打假“打伤自己人”,虽然自己品牌也有很多仿冒者,但是遇到自己误判为销售假货,导致明明是自己注册的品牌和商标,却被禁止使用的情况,也是无语。
虽然存在”误伤自己人“的情况,但是不少卖家对于亚马逊终于下定决心重拳打假依旧是欣慰的,纷纷表示:”总的来说亚马逊做的没错“。
因为算法、技术的问题,导致亚马逊的打假行为难免出现误判等问题,卖家被误判后,虽然都提交了品牌授权的信函或者品牌证明申诉,但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一点被许多卖家吐槽。
总值,在未来假货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想要走的更远,合规运营,注册品牌才是正解,哪些售假的卖家总有一天会摔跟头,甚至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跨境电商新媒体-蓝海亿观网egainnews/文anthony Wu)Coupang、Wayfair 、MercadoLibre等平台入驻,品牌文案策划及全网推广、电商培训和孵化等服务,请联系我们。不得擅自改写、转载、复制、裁剪和编辑全部或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