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发展至今,企业对大数据应用有了更多的要求,从“看到数据”到“分析数据”,如今要用“数据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随着客户在数据采集、分析等服务上提出更多要求,以“数据可视化分析”起家的DataHunter最近宣布将在2019年以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大屏展示、数据智能决策这三条产品线为主,与合作伙伴携手,在企业业务层面进一步加强数据智能应用,并且通过一站式的数据智能服务,帮助行业用户建立数据应用生态。
战略转型一站式敏捷BI服务商
商业智能(BI)在2015年算是一个划分点,以前是传统的报表,之后是敏捷型BI。敏捷 BI 由于具备自助式探索、快速部署、高扩展性等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 BI 产品,成为 BI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Gartner 研究显示,敏捷 BI 市场2017年增长率为28%,显著高于 BI 市场 10%的整体增长率。另外,2020年全球的商业智能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228亿美元。
DataHunter从201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内部产品研发和积累的过程,从数据可视化切入,致力于开发自主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第二阶段是从2016年开始进入到市场“打磨”。
CEO程凯征坦言有些时候产品会被客户完全否定,因为客户需求背后的动机各不相同,所以还需要平衡用户动机和产品规划之间的差距。后来产品也因此不断更迭,如今产品都相对比较成熟。
“国内企业的数字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乏数据智能应用的经验,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以及应用平台,因此更青睐部署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敏捷 BI 系统。” 程凯征表示,敏捷 BI 系统的搭建不仅有利于通过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来支撑业务决策,还能够有效地聚合数据价值,为人工智能等深度的数据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对已经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成熟产品的DataHunter来说存在更多机会。因此,作为敏捷BI的践行者,DataHunter将进一步拓展 BI 产品线,同时发力Data Analytics 数据分析平台、Data MAX 数据大屏展示平台、Data Wisdom 数据智能决策平台这三大产品。
强化BI能力,搭建“DH+”生态
具体来说,DataHunter 将深入到用户需求底层,从数据聚合、数据清洗等环节入手,帮助用户打造融合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智能决策等能力的一站式敏捷 BI 解决方案,以敏捷的数据洞察为数字化转型赋能。
支撑DataHunter战略转型的主要还是“三大产品线”+“DH+”生态。
Data Analytics 数据分析平台基于探索式分析,支持智能推荐图形、图表协同过滤、全维度数据钻取,可以轻松整合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在消除“数据孤岛”的同时,帮助企业用户降低数据分析门槛,让更多员工能够从自助式数据分析中获得数据洞察。
Data MAX 数据大屏展示平台可轻松接入企业各个业务系统,提供丰富的可视化设计组件以及多种主题风格。能够通过实时、直观的数据展现,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业务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Data Wisdom 数据智能决策平台可以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全面应用于数据协作平台之上,支持高精准度的业务预测以及产线调优,可帮助业务人员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数据分析流程,实现高效决策。
“其实AI概念的应用还比较模糊,我们坚持做AI+数据分析是因为数据体量越来越大,需要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也是对未来市场的提前布局。” 程凯征谈到,在AI技术方面将和清华大学进行合作。
另外,“DH+”生态的搭建,主要是联合数据提供商、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数据安全服务提供商等上下游企业,一起企业用户特别是缺乏数据应用基础的企业提供可快速部署、快速应用的一站式 BI 解决方案,覆盖数据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共同推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行业的发展。
DataHunter 销售 VP 刘剑锋表示,在2019年, DataHunter将在敏捷 BI 全面进化的行业背景下,在技术产品创新、市场开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持续投入,以及在制造、媒介、医疗等行业持续拓展业务,联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完成面向不同行业的一站式 BI 解决方案的落地。
据了解,DataHunter最初从媒体行业切入,打造标杆用户,随着公司的深入发展,已经覆盖了媒体、制造、地产、政府、泛互联网等行业,已经为小米、三一重工、人民日报、富力地产、万达集团、上海地铁、国家电网、TalkingData、猎聘等数十家客户提供了数据可视化分析展示服务。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