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报告深度解析:谁将领跑中国RPA市场?

ToB行业头条记者/ 2022-04-28
1954
200

跨境电商平台IDC报告深度解析:谁将领跑中国RPA市场?

IDC预测,全球RPA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对于中国RPA市场,IDC预测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




本周,ICT产业风向标——国际研究机构IDC在其王牌报告产品MarketScape中首次发布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市场研究。


罕见的是,研究对象并非全球,而是把视线投向中国——目前RPA发展增速最快、也是买方需求最强烈的市场。


据IDC预测,全球RPA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对于中国RPA市场,IDC预测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


过去的一个月,中国RPA市场并不平静。
• 7月10日,AI领域最为重量级的年度盛会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内的头部和腰部RPA厂商悉数到场,不乏多个新品发布。
• 7月15日, 兼具RPA和AI背景的厂商来也科技,在宣布与德勤达成战略合作一周后,再度宣布包括多名前VMware、Oracle、思科、金蝶等业务高层和中层在内的全明星团队加盟。

• 7月16日,老牌的金融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商金智维,获得高瓴创投领投的2亿人民币B轮投资,距离其A轮融资刚满1年。


此次IDC报告发布,再度激起中国RPA市场的讨论。据了解,报告综合RPA厂商在RPA+AI核心能力,厂商产品响应企业内部应用需求的能力、易用性,厂商生态构建情况等三个角度,为企业客户提供了选型的参考建议。


透过这些建议,也隐约显现出行业进化方向,反应出 IDC判断“何为市场领导者”的深层次评判逻辑。


01

RPA+AI已成为厂商必修课


在本次MarketScape报告中,IDC指出:AI 与 RPA 技术的融合会极大地促进中国RPA市场的发展,并使 RPA 的运用范围更广。为什么是RPA+AI?RPA+AI,究竟是两个行业厂商的交叉路口,还是RPA软件厂商的必修课?


在中国甚至是全球,财务与会计领域都是RPA最早的应用场景,时至今日仍然渗透率最高。流程规则性强,存在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需要重复执行的工作,财会领域是理想的RPA落地场景。


但是,在更多行业和领域,若想实现自动化,必然要面临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理解,要去打通从前台到后台的业务与部门,要实现连接数据与决策。


在这样的挑战下,AI及相关的技术,就成为了RPA厂商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变量;而能否通过RPA+AI所构建的集成式自动化平台,也成为了所有RPA厂商的必修课。


在2020年,另一国际权威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甚至预测:不具备AI能力的RPA工具必将被取代。


相对于国外市场先修“RPA学分”再修“AI学分“的特点(甚至UiPath早年还是从UI自动化切入),中国市场从2019年起,就存在着坚持点亮RPA+AI双重技能树的厂商,而RPA平台的原生AI能力,也决定了产品的前途和命运。


本次IDC报告中评估的市场领导者来也科技,就是具备 AI和RPA软件研发双重基因的厂商。不同于多数RPA厂商往往借助公有云平台提供OCR/NLP 能力,来也科技用原生AI能力保障了对于各种非标准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理解,因此能很好的满足真实环境下的业务场景需求;又凭借在对话式AI、NLP领域的多年积累,实现了产品和方案对于前台到后台业务打通,串联起了端到端的业务自动化能力,使企业对于业务自动化的构想,成为现实。


事实上,来也科技早已是业界研究机构推荐名单的常客。


7月中,另一权威机构 Gartner发布了年度重磅的《2021年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来也科技同时在RPA和NLT(自然语言技术)两大领域被收录。独立技术厂商能被单一领域收录已经是极大的认可,在多领域收录往往也只有BAT才能达到;而对于RPA厂商来说,则更是独家。在RPA和AI双重领域,来也科技身位已遥遥领先。


02

IDC首度评估厂商收入规模


在本次MarketScape报告中,IDC对中国厂商的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收入规模做出评估,印象中,这也是目前所有行业研究机构、市调机构、行业媒体中,首次对中国厂商收入规模的总结。根据气泡图范围显示,来也科技在本土厂商中优势显著。


跨境电商IDC报告深度解析:谁将领跑中国RPA市场?

图片:报告气泡图,摘自来也科技官网


在今年上半年,来也科技披露完成C+轮5000万美元融资的同时,也公布了其业务成绩—— RPA业务全年软件订阅收入同比增长9倍


参考来也科技此前对外披露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其客户行业范围分布较为广泛,不存在于对单一或极少数行业客户的依赖,产品遍布保险、电力、运营商、零售、物流、地产等行业,以及智慧城市、政务、医疗、高等教育等公共事业领域。


同时,来也科技的大客户拓展速度迅猛,据了解,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每5家就有1家在使用来也科技的智能自动化产品,中国移动、南方电网、中国太平洋保险、联想、强生、保时捷、LVMH等近百家知名企业都是其客户。


03

厂商生态规模决定产品竞争力


IDC分析师对买方企业强调:<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 <footer>文章内容由作者创作,作者负责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出海易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作者和/或本网站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chuhaiyi@baidu.com,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文章来源:ToB行业头条,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出海易立场。</footer>

来源: 3wcoffee
优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