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ToB行业头条 (ID:wwwqifu)
作者 / 江一 · 编辑 / 李晓松 瑞雪
应对:有选择才有机会,稳中求进的原则是什么?
今天我会尽量地把我觉得旁枝末节、对我们战略决策没有那么大现实意义的东西省略掉,尽可能的把底层逻辑讲的更多讲的更清楚。
宏观政策对目前公司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点。从过去的十年来看,今天的机会多了10倍,但竞争却多了百倍。因此,选择、战略能力比执行更重要。
特别是在周期叠加的拐点时刻,取舍排序、资源分配,对于大家来讲更重要。以此来发现高的价值区,加大收益和时间精力的比值。所以我们要往头部看,把目光聚焦最核心且最能影响大局的点,这件事非常难,但也最有价值。
收益不仅跟能力相关,更与战略相关。固守过去的优势恰恰是最没优势的,特别是在变量的环境下,切忌盲目跟风,思考差异化优势才能拔得头筹。
高手一般都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泰德·威廉斯在《击打的科学》中写道,高击打率的秘诀不是每个球都要打,而是正确的击打处在“关键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懂得放弃,聚焦到核心的20%,才能赢得比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八法则。
——
从宏观来讲,疫情之下的ToB行业从业者,需要做决策的点在哪儿?
宏观驱动都是以正确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为前提的。宏观跟大家有什么关系?
两个增长区,一是个人的增长红利,二是公司的增长红利。
个人的增长红利:宏观趋势的收益、周期红利、城市红利区域收益、资产红利、资产配置的收益,最后就是运气。
简单说一下个人,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关注最多的,城市区域红利和资产红利其实就是房产。
未来房价会涨吗?
不会。
会跌吗?
会。
会暴跌吗?
不会。
最近讲的比较多的内循环战略,并不是不要外贸,而是不受外贸影响,靠自己的内需拉动,和消费带动,就能够产生持续的增长,一定会出来一系列的政策。
倒推一下,拉动内需满足GDP增长的需求,因为只有稳定房价,房价持续下降才能释放内需,现在你赚的那点钱都还了房贷了,什么钱都不敢花,所以把房价控制住了就等于放开了消费的龙头。
企业增长区的红利:宏观经济增长红利、产业环境增长红利、模式增长红利和运营增长红利。
所以回过头再看宏观环境的时候,最重要的看什么?
第一个是货币政策,第二个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直接决定了钱从哪来,钱有多少,钱放在哪里,从哪个区间去获取,从哪个管道去拿到,怎么去拥有。
201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2016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灵活中性,2018年资本寒冬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管好货币的总闸门,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的需求。
2020年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这是放水的信号。
再看财政政策。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举个例子,财政政策比较好理解的就是政府会投入多少钱到公共设施,比如说对基建、房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头部企业得到财政政策支持后会缓释到方方面面。
所以财政政策好的时候,大家的钱就赚得容易,从头部行业直接穿透到下面,多多少少会剩一些。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应该是七月十几号出来的。为什么要讲宏观数据?一方面是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件事情,另外一方面就是今年看数据会有很多非常规的地方。
——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可以把它看作是对2020上半年的一个总结。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footer>文章内容由作者创作,作者负责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出海易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作者和/或本网站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chuhaiyi@baidu.com,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文章来源:ToB行业头条,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出海易立场。</footer>